澳洲經濟無懼衰退風險?解構七大穩定因素與投資部署建議

目錄

美國經濟前景不明,加上特朗普政府再次揮舞關稅大棒,不少海外媒體對澳洲經濟前景產生質疑。然而,根據 AMP 首席經濟師 Shane Oliver 分析,澳洲短期內出現全面衰退的機會極低。相反,澳洲出現全面衰退的機會極低,反而正進入「慢增長但穩健」的新經濟常態——對於中長線資產配置而言,這正是入市良機。

「人均衰退」不等於經濟危機

很多人以為「連續兩季 GDP 收縮」便是經濟衰退,但實際上,澳洲儲備銀行(RBA)與財政部採用更廣義的標準,包括就業、收入與家庭支出是否持續走弱。因此,只要失業率仍處於低位、消費穩定,即使 GDP 輕微下滑,亦未必構成真正的經濟危機。

市場普遍以「連續兩季GDP下滑」作為衰退標準過於狹隘。澳洲儲備銀行(RBA)與財政部所採用的定義更著重於就業、收入、消費等綜合指標。目前失業率仍維持在4.1%低位,職位空缺充足,家庭支出未見大幅削弱。即使人均GDP有所放緩,亦屬健康調整的一部分。

澳洲「避退」的七大理由

Oliver 提出以下七點,闡明澳洲能夠穩住基本盤的關鍵:

1. 經濟韌性強 歷經多次風暴仍屹立不倒

自 1980 至今,除了 2020 年因封城導致的特殊疫情衝擊外,澳洲成功避過科技泡沫(Tech Wreck)、環球金融海嘯(GFC)等全球級危機。

2. 全球經濟只是放緩 未構成骨牌效應

儘管美國陷入高風險區(約 45% 機會),但全球整體經濟仍以減速而非收縮為主,對澳洲出口造成的次輪影響僅約 0.5% GDP。

3. 對美出口佔比極低 貿易戰影響有限

即使美國向澳洲貨品徵收 10% 關稅,實際僅影響 GDP 0.1%,因為對美出口只佔澳洲總出口 5%。牛肉、黃金等主要出口品項亦可轉往其他市場。

4. 澳元走弱構成緩衝

自 2024 年高位以來,澳元對美元已下跌逾 14%,使得澳洲出口更具競爭力,亦抵消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負面影響。回顧 GFC 時期,澳元曾大跌 39%,亦成功緩衝經濟。

5. 利率尚有下降空間

現時 RBA 現金利率為 4.1%,遠高於疫情前的 0.75%。如經濟需刺激,仍有足夠政策空間實施減息。

6. 財政政策走向寬鬆

接近聯邦大選,兩黨均承諾實施補貼與稅務優惠政策。雖非最佳結構改革,但可提供額外財政刺激,維持內需穩定。

7. 特朗普政策現疲態 或有轉向可能

過去一週,特朗普已對市場動盪作出反應,開始「眨眼」(blink),意味關稅戰或見緩。特朗普近期表態顯示其關稅政策有機會「轉軌」,市場對中澳貿易預期正逐步回穩。

其他利好因素進一步穩定樓市

  • 移民持續增加:人口增長帶動住房需求上升,尤其在布里斯本與柏斯等二線城市最為明顯。
  • 勞動市場仍強:失業率維持在 4.1%,職位空缺多,令家庭支出仍具韌性。
  • 通脹回落趨勢明顯:核心通脹穩步下行,為減息打開空間,利好樓市借貸活動。
  • 政府基建支出穩定:能源補貼與基建投資繼續為內需提供支撐。

對房地房地產市場仍具結構性支撐

即使環球經濟不明朗,澳洲樓市仍受多重正面因素支撐:

  • 人口增長加速:淨移民人數持續攀升,對住宅需求形成實質支持,尤以布里斯本、柏斯等地最為明顯。
  • 勞動市場穩健:職位空缺持續高企,維持家庭購買力。
  • 通脹回落趨勢明確:核心通脹逐步回落,為利率調整打開空間。
  • 政府基建支出不減:道路、鐵路與可再生能源項目持續推進,有助穩定地區經濟與房地產需求。

投資者的策略:逆勢入市、優選中價資產

面對市場雜音,真正具備遠見的投資者應聚焦於結構性優勢區域性潛力。Shane Oliver指出:

「投資不是等風平浪靜,而是懂得在風眼中佈局。房地產講求的是時機,而非完美的市場時刻。」

現時正是入場的窗口期——特別是在布里斯本南部、柏斯內北區、阿德萊德東郊等租金穩定、具重建潛力的中價物業類型,在利率回落、移民回流的宏觀環境下,具備優越的資本增值潛力。

結語:ANP 團隊助你制訂逆周期投資策略

面對市場不明,選擇具備專業地產與經濟分析能力的夥伴,能讓你站穩風眼,創造回報。

ANP團隊專注協助專業投資者:

  • 洞察宏觀趨勢與區域優勢
  • 評估抗壓資產組合
  • 設計靈活的入市與退出策略
  • 實地勘察與重建潛力分析

如你希望了解最新地區市場動態,或針對中價資產進行部署,歡迎與我們聯絡。

zh_HKChinese
Open chat
1
wanna know more?
Scan the code
Hello 👋
Can we help you?